孩子对胜利和失败的过度关注,导致了“玻璃心”,如何引导?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23:48 点击次数:56
在日常生活中,难免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,而家长们与孩子们的每日近距离接触,更能直接观察到他们的心理、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。
许多家长虽然听闻“心理弹性”,但并不了解与子女的关系。
让我们来谈谈,为什么孩子面对困难、挫折、意外和威胁时,只会哭泣。
在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中,与孩子们嬉戏是必然的,输赢是不可避免的,家长们不在乎输赢,但是有的孩子却会笑,会哭。
如果是在和弟弟妹妹的比赛中他输了,那么,在父母面前,他一定会更加的惭愧,更加的失落。
有些家长,真的是没办法了,一看自己的孩子哭,就头疼,只好偷偷的给他们留点余地。
但是,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“让着孩子”的,一些家长也是从这一点上发现了问题,一个连失败都承受不住的孩子,将来还如何适应这个社会?
“高级团队”的全称为“逆境商”,由一位美国职业培训人员提出,该公司旨在反映在困难时期的员工的心理状态,调查表明,当遭遇同样的挫折时,AQ高的儿童会比 AQ高的儿童更容易感到挫败。
一个人的一生,不管是个人的成功,还是身体的健康,都不会一帆风顺,随时随地都会遭遇危险和灾难,因此,适应这个时代,必须要有逆商。
首先,我们要直面儿童的“玻璃心”
作为一个家长,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、幸福,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输掉了比赛而痛哭流涕的时候,他们肯定会很伤心,甚至会想:“为什么我的儿子看上去那么虚弱?”
他会变得“输不起”吗?其实,你不必为这件事操心,要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,并给予正确的引导。
其次,年龄过大的儿童不懂得如何缓解胜利的情绪
他们善于从微小的事物中发掘和了解世界,他们从身边的人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,懂得了怎样融入社会,在日常的生活中,他们能从他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一个人的好坏,从而在不经意间察觉到“输”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。
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在意胜负,但是,当一次重大的比赛,一次关键的考验,获胜后,他们会用“愉悦”和“放松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一旦失败,无论他如何的表现,都会表现出“严肃”,“低落”,这样的巨大落差,很容易让神经过敏的孩子产生“输不起”的心理。
最终,儿童对公正的认识和成人是不一样的
什么是公平?作为一个成年人,大家都知道,所谓的公平,就是要有自己的道理,但是小孩子的想法不同,不能把这些都当成概率。
就好像一个士兵,永远也不会明白,自己的大哥,为什么会被人叫“弟弟”,而自己的大哥,却能成为胜利者?
这些平常的小事,对于大人们而言,或许不算什么,但对于小孩而言,却是非常重要的。
所以,有时候,在胜负面前,孩子的情绪会变得很激动,作为父母,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培养。
让他们知道,只要自己努力,自己就能获得胜利。
学会了放弃,但是永远不会放弃,在失败之后,要仔细分析失败原因。
家长要尽可能地和孩子交流,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,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,要经常鼓励他们,在他们的陪伴下,给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。
小四教育日记寄言
儿童就像一块橡皮泥,要想让他们学会如何去面对失败,父母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,在整个社会环境中,“玻璃心”、“公主病”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人格缺陷。
大多数公司的招聘启事都说的很明白,求职者要有抗压、抗打击的能力,而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,同样也是如此,积极的竞争会使人更好地成长,而从幼年开始,就养成逆商,不但能打破“玻璃心”,还能形成健全的独立性格。
校对 庄武
相关资讯
